■ 本报记者 朱 茜
近日,记者来到金寨县梅山镇,看到一群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在执行任务,汇成一道独特的乡村治理风景线。
梅山镇政法委员陶学琦介绍,这群人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红色评议员,由老红军(烈士)后代、退休干部、老党员等人员组成。他们经常深入一线,收集群众意见诉求、处置群众矛盾纠纷等。
今年以来,为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作用,金寨县规范建立红色评议站,化乡村“末梢”为治理“前哨”,倾听群众心声、参与村级议事、化解群众矛盾。
据了解,红色评议站由各村党支部(总支)书记牵头,以“村级综治中心”为主阵地,将原有的综治协理员、人民调解员、基层网格员等进行优化整合、规范管理,形成优势力量,共同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红色评议站232个,实现23个乡镇全覆盖,红色评议站在册队员达到2824人。
“红色评议站成立后,村级与乡镇‘一站三中心’人员形成了互补优势,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形成合力抓处置,取得良好效果。”金寨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谷继友介绍,推进红色评议站建设,进一步发挥了村级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9月,梅山镇马店村李某红家门前修建水泥路,因门前的土地属于该镇三湾村安林组,修路中断。于是,李某红便来到村红色评议站,请求人民调解员帮助调解。马店村党支部书记、红色评议站站长潘晓娟和评议员李贤伟了解诉求后,组织调解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评议员们很负责,我对这次调解结果很满意。现在有了红色评议站,反映矛盾问题更方便了。”李某红说。
针对不同的矛盾类型,金寨县依托红色评议站,在各村组组建了“1 2 n”(即1名村干部 2名评议员 n名志愿者)调解小组,通过政策解释、法治宣传、慈善救助等方式,摆事实、谈政策、讲法律,形成“情”“理”“法”相融的调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