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这个城市何以屡获“长安杯”-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

黄山:这个城市何以屡获“长安杯”

2022-10-17  来源:法治日报

一位村党支部书记眼中的乡村平安变迁

金玉琴(黄山市黟县洪星乡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30年前,我从贵州福泉远嫁安徽黄山,落户在了红光村,种过地、采过茶、干过木材加工厂,直到后来成为村党支部书记,见证了全村脱贫致富的历程,大家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这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过去的红光村,进村要过河,而河上只搭了一块小木板,水一淹,路就断了;山多林又密,上山采茶挖笋,要花很长时间。2011年,村委会通过筹措资金,建桥修路。不久以后,桥建好了,路修通了,水泥路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上山采茶也只要十几分钟。村民们开始种黄精、栽香榧、开茶园,通过走“党支部 企业 基地 贫困户”的路子,2016年全村脱了贫,集体经济也发展起来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得平平安安成了村民们最大的愿望,要是今天被偷明天被盗,成天不是吵嘴就是磨牙,一点安全感都没有,成天气鼓鼓的,精神上“贫困”,从根本上讲不能称得上富裕。

很早的时候,每逢春季采茶、秋收农忙,偶尔会有流窜过来的小偷趁村民们上山下地干活的时候进行盗窃。于是,村里成立了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参加的平安巡逻队,开展平安巡逻,这类小偷小摸的事情基本没有了。

除了日常巡逻,巡逻队还是法治宣传队,经常性开展法治宣传。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重点防范打击养老诈骗,村里至今还没有人因为电信诈骗上当受骗。

早在2015年,黟县开始实施乡村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的时候,红光村党支部就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发动村干部和党员们积极参与,从村民中选聘了1名网格管理员、5名网格信息员,实化网格管理。

近年来,红光村按照市域社会治理“一张网”要求,大力推进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双网融合”,完善“村党支部—村民小组网格党小组—村民党员骨干”的三级架构,实现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常态长效,形成人人参与平安建设的良好局面。

为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深入群众,解决群众之所需,我们结合村民居住分散的特点,将全村划分17个基础网格,进一步细化“支部 网格长 网格员 农户”的模式,把党小组建在“小网格”上,通过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把农户包保给党员,把党员定责在网格内,对全村农户进行了分片包责,解决了群众需要什么、需要做什么等问题。网格员认真当好政策“宣传员”、群众“联络员”、矛盾“调解员”和工作“监督员”,成为村里最活跃的“平安细胞”。

10年来,红光村到处都是变化。这里的荒山变绿了,河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村里变得平安有序,邻里关系也日益和谐,走上了长治久安的乡村振兴之路。

本报记者 李光明 本报实习生 唐宇新 整理  

责任编辑:孙天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