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调解室里解民忧 握手言和促和谐-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

宣城:调解室里解民忧 握手言和促和谐

2023-12-01  来源:中安在线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宣城,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地近沪杭,古属吴越。既有山川之胜,又兼海陆之丰,史载“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路入宣城便称奇”。近年来,宣城市充分挖掘徽文化中“和”因子,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握手言和”调解工作法,将群众纠纷解决在家门口,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矛盾纠纷调解格局。

追溯“徽”文化之源 建设“和”品牌

宣城市深度提炼绩溪龙川胡氏宗祠徽州木雕——“四荷(和)图”“百瓶(平)图”所蕴含的“家和外顺 百世平安”之意,将传统文化的和谐元素与现实矛盾化解工作需要紧密结合,让“和”文化贯穿调解工作始终,即进入调解室大家和颜悦色,使人想“和”;调解过程中大家心平气和、使人愿意“和”;矛盾化解了大家握手言和,使人真“和”。做到既解“事结”、更解“心结”。

同时,鼓励各地在家风家训、民间谚语中进一步深挖,赋予“握手言和”新内涵。如绩溪县将《章氏家训》中“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岔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应用于“握手言和”调解阵地建设中。施德县版书镇白沙村、版书村将“邻里吵架像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中。

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则把“和谐、和美、和顺、和鸣”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皖南剪纸、皖南大鼓、皖南皮影戏等非遗作品创作、表演中,引导群众以“和”为先、以“和”为贵。

“一网”解决问题 践行“和”理念

刘道林是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的一名人民调解员,曾在狸桥镇中学当过30多年思政老师,他的学生遍布十里八乡。“人头”熟、学生多、懂政策,是他作为调解员的三大优势。

今年9月狸狐辖区屈某清的鸡被狗咬了,而与庹某红产生了纠纷。经调解员刘道林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书面协议握手言和。此次调解就是采用了“握手调解法”。庹某红告诉记者:“在这次纠纷之前,我从来没有来过派出所,来的时候心里有点紧张,看到刘老师和蔼可亲的样子,心情逐渐缓和了下来。经过刘老师耐心调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我们双方现场握了手。现在再见面,我们关系也是好得很。”

刘道林说,“双方当事人在调解成功后会用最传统直接的握手方式合影留念。照片墙上既展示工作成效,又为其他当事人做出榜样,更可接受各界监督。”3年来,他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00余起。

据了解,宣城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岗位安置等多种方式配齐“握手言和”专职调解员943人。按照“会调、能讲、善总结”的标准,组建涵盖生产经营、婚恋家庭等16个领域的“握手言和”调解专家库,吸收了以刘道林、赵玉莲等为代表的一批熟悉法律知识、调解业务的专业人员;以沈德山、葛斌等一批人头熟悉、德高望重的乡贤名人,形成互相融合、优势互补的高水平调解队伍。

按照“县统乡管村用、多员合一、一员多能”的原则,划分设置8113个“和”网格,配备网格指挥长860名、网格员11529名,最大限度整合党建宣传、矛盾化解、安全防范、公共服务、信息采集等功能,做到需求“一网”发现,隐患“一网”排查,问题“一网”解决。

“和”元素 调解 构建“和”阵地

宣城市在调解阵地建设中,立足“小创意、微改造、精提升”发展思路,将“和”元素融入“一心(综治中心)一所(司法所)一点(百姓评理说事点)一室(各类调解工作室)”调解阵地中,60%以上调解阵地实现了“握手言和”logo、宣传标语、照片墙、工作流程图和工作制度“五植入”。让群众进入调解室即能充分感受到促“和”氛围,助力静心明智、消除隔阂。

目前,宣城市已建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61个,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01个,百姓评理说事点595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860个。由市委政法委牵头,针对各级“握手言和”调解组织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氛围营造情况,评选出了首批21个先进市级“握手言和”调解阵地,通过抓典型、强带动,力争形成示范效应。今年以来,宣城市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3567件,调解成功13475件,调解成功率99.32%,同比上升7%。(记者 杨雪)

责任编辑:孙天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