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安网-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

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k8凯发
| |
长安网群:
 
>> 滚动图片>>  
滚动图片
千年古村的嬗变
稿件来源:安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0-11-25 23:20:03

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古民居注释徽派雅韵,四围青山叠翠,云雾缭绕。走进祁门县溶口乡奇岭村,大家都会被这里古老的建筑、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和纯朴的民风所吸引。如今这个地处祁门县南部的古老村落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推进,日益呈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也越来越被外界所关注。奇岭村辖5个村民组206户725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0户104人。通过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该村已顺利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近20万元。在奇岭村的脱贫路上,黄山市、祁门县、溶口乡三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倾注了大量心血,助推千年古村的嬗变。

队长来了

人大助力祁门县奇岭村脱贫的故事要从黄山市人大机关派驻该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郑志民说起。郑志民,现任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副主任,2017年4月被选派到奇岭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采访中我们得知,这几年奇岭村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等工作都走在全县前列,影响力明显提高。这一切都离不开郑志民3年多来的付出与努力。作为一名在人大工作了几十年的机关干部,郑志民迅速进入新角色,切实把扶贫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他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扶贫经验。首先是知民意、办实事。群众需要什么,工作队就干什么。扶贫期间,郑志民以村为家,经常带着工作队员到村民家中拉家常,把村民反映的交通、饮水、用电等问题记在本子上,一件件兑现,一个个落实。其次是抓党建、强班子。“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驻村工作队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在2018年村“两委”换届时,郑志民担任选举委员会主任。为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打下基础。再就是重法治、抓治理。郑志民的扶贫工作处处体现着依法治村的思路。针对农村治理难题,他完善了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成为奇岭村民共同约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比如,村规中就有一条“禁渔”的规定,村民自觉遵守,使村内小河的鱼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村内河洁、水清、鱼多,成为奇岭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对于扶贫工作队的工作,黄山市人大常委会、祁门县人大常委会和溶口乡人大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黄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都到过奇岭村走访调研,从市级层面帮助奇岭村解决实际困难。祁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光辉则包保联系奇岭村,多次帮助村里协调问题、化解难题。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奇岭村脱贫攻坚工作干得好不好,还要由村民说了算。在采访中,村民无一不表达了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肯定,无一不透露着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交通了

“来啦!来啦!公交车来啦!”2020年1月10日,奇岭村的村民点燃鞭炮,庆祝祁门至奇岭公交路线开始试运行。奇岭村因四面环山,村民出行极其不便。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村中近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让村民盼望开通公交车的愿望日益迫切。在县、乡人大代表开展的一次集中走访中,村民反映最突出的就是公交通行问题。大家都说:扶贫扶贫,公交不搞通,就脱不了贫。有村民拿高额理发费举例,从奇岭到城里理发要花130元,其中理发本身只要10元,主要是来回车费就要花去120元。为了让奇岭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市、县、乡三级人大与溶口乡党委政府、奇岭村“两委”共同发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拨付帮扶资金5万元支持路面拓宽建设;祁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光辉多次带着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主要负责人,到县交通运输局、汽运公司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溶口乡人大的积极推动下,溶口乡政府投入了更多资金、项目,确保具备公交通行的条件。随着道路安保工程、村中停车场工程的建设完工,奇岭村通公交车提上了日程。村民郑积万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天,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解决了我们出行难的问题,是一项办到我们心坎上的好事情,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工程。”通公交只是奇岭村基础设施改善的一个缩影。近几年,该村累计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5个,投入1240万元,用于河渠清淤、污水处理、安全饮水巩固提升、村内石板路改造等。针对一些群众关心关注的基础设施项目,溶口乡人大代表发挥了积极作用。县人大代表、溶口乡人大主席吴和丰在祁门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就提了2件与奇岭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建议:一是对奇岭村通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的建议,二是要求修建溶口乡奇岭村至芦溪乡奇口村生态文旅公路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了县直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5月25日,记者在该村采访时,恰逢奇岭中心村供电网线升级改造工程启动,该工程将极大提高全村供电设施等级,进一步优化村容村貌,村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另外,溶口乡奇岭村至芦溪乡奇口村生态文旅公路,县交通运输局也正在进行规划申报。

环境美了

走进奇岭村,你可以看到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庭院收拾得干干净净,柴禾码得整整齐齐,不少农户家门口都挂着最美庭院的牌子,一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美好画卷映入眼帘。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2018年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个大胆想法:通过人居环境改造把奇岭村打造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说这个想法大胆,是因为原来村民的卫生习惯不好,垃圾遍地,还有“千年的古村百年的垃圾”的讲法。为此,工作队大刀阔斧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清垃圾、改旱厕、治污水。说到人居环境改善,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这座千年古村推进的“厕所革命”。曾经不少到过奇岭村的人都调侃,“厕所一条街”是奇岭村一景,189座棚厕沿村一字排开、密集分布,十分不卫生、不美观,与奇岭村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显得格格不入。针对这种情况,工作队成员携带旱厕改造的图片资料,逐户上门做工作。一户、两户、三户,从2018年4月到8月,工作队用了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部旱厕的改造。原来的露天旱厕都进行了绿化,村民用上新式厕所后,很快体会到了省水、卫生、方便。“厕所革命”的顺利实施也改变了村民的卫生习惯,有村民说:“厕所干净了,感觉自己就像城里人一样……”

腰包鼓了

从2016年的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20万元,4年时间,奇岭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千元村”到“万元村”的蜕变,这个蜕变是怎么完成的,扶贫工作队给记者理了一次账。通过将财政产业扶贫资金投入产业项目基地形成的资产进行折股量化,探索“基地 龙头企业 贫困户 资产收益分红”扶贫模式,建立实施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如投入资金30万元与黄山市某科技有限公司联建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增收3万元,实现贫困户股份分红收益1.8万元;投入64万元入股贫困村红茶联合加工厂项目,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增收3万元;投入40万元建设苗木种植联建项目,2020年预计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增收3.2万元;利用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20万元和选派帮扶干部项目资金5万元,分别投入祁门两家电子企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增收2万元;建设60kw光伏电站2座,村集体年光伏发电收益稳定在4万元以上,2017年底至今累计收益12.5万元,贫困户直接增收7.5万元。另外,奇岭村还通过盘活村级固定资产,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投资16万元建设村茶叶加工直销厂一家,解决群众因交通卖茶不便问题,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0.5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300元;通过利用集体闲置塘坑结合民宿经营发展特色冷水鱼,村集体经济收益年均0.4万元。

旅游兴了

这几年,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一道,围绕发展乡村旅游,加大硬件、软件投入,不断提升奇岭村的颜值与品位。比如,投入资金250万元,对会元桥、三官殿、社公庙以及聚秀桥和奇源桥的亭子进行了恢复;投入资金60万元,将村闲置小学改造成村民宿,将老祠堂改造成村史馆。在深入挖掘村史民俗的基础上,工作队的同志还编写了导游词,只要有游客来了,不管是周末还是平时,他们都自己上阵当导游、作讲解,把奇岭的好、奇岭的美讲给游客听。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如今的奇岭村知名度不小,特别是随着村里基础实施的大幅改善,周末来奇岭参观摄影的游客也多了起来,游客通过微信和朋友们分享图片,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更多人来感受这个千年古村落的魅力。乡人大代表、溶口乡党委书记焦蔚告诉记者:“现在到奇岭村的游客已由原来一年不满千人到现在已达2000人,村集体经济收益年均增收1.2万元,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不少村民因为销售梅干菜、茶叶、笋干等农产品增加了收益,尝到了发展旅游的甜头,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下一步,我们将打造以董家湾水上乐园、景潭红色生态基地、奇岭古村落为一条线的体验型休闲旅游,以此壮大乡村旅游经济规模,助力脱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文图/张万金 张晓东 通讯员 黄钧)

(责任编辑:孙天艺)
网站地图